首頁 >服務項目> 女性痔瘡
女性痔瘡門診
1. 女性痔瘡的症狀與風險因素
常見症狀:包括肛門疼痛、瘙癢、腫脹、排便時鮮紅色出血,嚴重時可能伴有痔核脫出或血栓形成。
女性特有誘因:
懷孕與分娩:子宮與腹腔壓力增高、激素變化,容易使血管擴張,引發痔瘡。
久坐與便秘:增加肛門血管壓力,是主要誘因之一。
2. 自我保養與基本緩解方法(保守療法)
改善便秘與排便習慣:攝取高纖維食物(蔬果、全穀、豆類)、保持充分水分攝取、避免憋便或用力過度。
坐浴與冷熱敷:每日進行溫水坐浴 10–15 分鐘,有助於緩解疼痛與增加局部血液循環;冰敷則能減輕腫脹與不適。
使用非處方藥膏或濕紙巾:含有如蕁麻萃取物(witch hazel)、利多卡因(lidocaine)、類固醇(hydrocortisone)等成分的外用產品,可暫時緩解痛癢。
使用 hydrocortisone 時建議限用不超過 1 週,以免造成皮膚變薄。
3. 進階治療與醫療介入選項
若症狀未改善,或痔核出血、脫垂頻繁,醫師可能建議以下治療方式:
辦公室小型療程:如橡皮筋結紮術(Rubber band ligation)、紅外線或電凝治療、注射療法等。
手術選項:適用嚴重或反覆發作者,包含痔瘡切除術(傳統或微創)、PPH 環狀切除術、雷射消融術等。
雷射消融術:以光熱效應封鎖血管,使痔瘡萎縮。
PPH 環狀切除:較少拉扯,較適合內痔脫垂情況 。
4. 小結:適合女性的痔瘡護理建議
類型 | 建議重點 |
---|---|
保守護理 | 高纖飲食、充分水分、避免久坐與用力、坐浴、外用緩解劑 |
藥物使用注意 | 局部類固醇產品限時使用,使用前諮詢醫師 |
醫療介入 | 出血或脫垂者建議至醫療院所進行專業評估與治療選擇 |
痔瘡在女性中特別常見於懷孕前後與中年族群,若症狀持續或惡化,務必尋求婦科或大腸直腸科醫師的專業評估,以排除其他潛在病因及取得適合治療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