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服務項目> 兒童泌尿科
兒童泌尿科
常見的兒童泌尿科疾病與症狀
1.泌尿道感染(UTI)
是兒科泌尿科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,尤其女童更易發生。症狀包括發燒、不明原因的哭鬧、尿味異常等,若反覆發生,需進一步評估可能的泌尿構造問題。
2.膀胱輸尿管返流(VUR)
尿液從膀胱逆流至輸尿管乃至腎臟,常與UTI併發,使腎臟受損風險增加。依嚴重程度分級(I 到 V 級),許多低度病例可自行消退;治療方式包括抗生素預防、影像追蹤、或手術介入。
3.腎積水(Hydronephrosis)
胎兒期常被發現尿路阻塞導致腎臟積水,需密切追蹤,若無惡化,多採觀察方式處理。
4.夜間遺尿(Bedwetting)及排尿功能障礙
包括夜尿或白天頻尿、尿失禁等,可能因生理發育延遲或壓力引起。常採行行為療法、鬧鐘訓練,或藥物干預。
5.先天性泌尿/生殖器異常
如鞘膜積水、隱睪、尿道下裂、腎臟結石、膀胱或尿道畸形等,可能需手術矯治。
6.後尿道瓣膜(PUV)
男嬰特有疾病,導致下尿路嚴重阻塞,可能引起腎衰竭或肺發育不良,需早期診療與介入。
治療與管理策略
疾病/症狀 | 常見處理方式 |
---|---|
泌尿道感染(UTI) | 抗生素治療為主,若反覆須引導進一步影像(如超音波、VCUG)評估結構異常 |
VUR | 低度返流觀察、抗生素預防;高級別或反覆UTI個案需考慮手術或注射矯正 |
腎積水(Hydronephrosis) | 定期超音波追蹤,多數無需立即手術 |
尿失禁/夜尿 | 行為療法、鬧鐘裝置、必要時用藥物輔助 |
先天異常 | 多由小兒泌尿科醫師評估並進行矯正性手術或觀察治療 |
PUV(後尿道瓣膜) | 需早期診斷與解除阻塞,並長期追蹤腎功能與生長發育 |
兒童泌尿科涵蓋範圍廣泛—from常見的UTI、夜遺尿,到較少見的結構異常與先天疾病。治療原則多以保守為主,如密切觀察與抗感染為優先,但嚴重或反覆個案須進一步評估與手術治療。